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亚洲综合成人网|一级毛suv好看一国产免费 |欧美爱爱网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工作體會與思考

日期:2019-02-25        來源:《科技中國》2019年第二期pp.47-49

字體:【

  文/邱超凡(中國科學院STS福建中心)

  由于工作安排,2017年起,中科院上海分院選派本人到福建省科學技術廳掛職,負責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簡稱“STS”)福建中心的相關工作。兩年的時間,在福建省科技廳、中科院上海分院和海西研究院的支持下,本人邊學習、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F將工作過程中一些粗淺的體會和思考,拋磚引玉,分享如下。

  一、中科院STS福建中心簡介

  2015年,中科院和福建省政府簽訂新一輪戰(zhàn)略合作協議,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推動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在福建省實施,建設中科院STS福建中心。2016年3月,在中科院科發(fā)局的支持下,福建省科技廳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發(fā)起成立中科院STS福建中心,負責統(tǒng)籌福建院地合作資源,推動中科院STS計劃在福建的策劃、組織和實施工作。

  二、工作體會

  1.找好準確和清晰的定位

  定位決定工作方向和重點,準確和清晰的定位,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非常重要。STS福建中心是省院共建的非法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成立之初,就把“努力構建福建省和中科院合作橋梁和紐帶”當作定位,積極發(fā)揮省院科技合作平臺和非法人單元快速反應、組織靈活、有利于集成和凝聚創(chuàng)新各要素及各主體優(yōu)勢的特點,開展或統(tǒng)籌需要跨單位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為福建企業(yè)對接中科院牽線搭橋,同時發(fā)揮“粘合劑”作用,有效“連接”福建省企業(yè)與中科院研究所,促進中科院人才、項目、成果和平臺在福建落地轉化。

  2.建立良好和有效的工作機制

  良好和有效的工作機制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工作有序開展的保障。共建的科技合作平臺,涉及到多方,首先要有頂層設計。作為發(fā)起方,福建省科技廳和中科院上海分院十分重視STS福建中心相關工作的推動,有關領導頂層設計,把握方向。同時,為更好發(fā)揮省院共建平臺的優(yōu)勢,福建省科技廳指定廳成果處對口負責相關工作,并和中科院上海分院商定,從在閩中科院研究所——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選派科技副職擔任STS福建中心常務副主任,同時掛職福建省科技廳,擔任成果處副處長,以福建省科技廳成果處為“大本營”,并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合作處和海西研究院合作發(fā)展處開展工作。立足STS福建中心,以掛職干部為紐帶,建立福建省和中科院協作的長效機制,福建省科技廳科技成果處、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合作處以及海西研究院合作發(fā)展處三方結合在一起,組成科技合作 “混編團隊”,優(yōu)勢互補,資源整合,最大化保障相關工作有序推動。

  3.積極主動融入區(qū)域發(fā)展創(chuàng)新戰(zhàn)略

  科技合作平臺立足區(qū)域開展相關工作,所以必須積極主動融入區(qū)域發(fā)展創(chuàng)新戰(zhàn)略。STS福建中心始終圍繞福建的創(chuàng)新需求開展成果對接、項目部署、平臺建設等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工作,積極推動自身建設納入福建省和中科院相關工作部署。2017年3月,福建省和中科院簽訂的新一輪深化科技合作協議明確,要充分發(fā)揮中科院STS福建中心的作用,吸引更多中科院技術、成果在福建應用轉化;福建省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提出,提升STS福建中心平臺載體功能;《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福建省開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試驗實施方案的通知》(閩政辦〔2018〕48 號)明確,建設中科院STS福建中心,加快中科院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得益于此,STS福建中心的發(fā)展得到了福建省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為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4.掌握一定的資源

  為有效推動相關工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必須掌握一定的資源。省院共建的STS福建中心,掌握資金和對接兩大資源。福建省和中科院在第三輪科技合作協議中明確,中科院每年安排800萬元、福建省財政安排2000萬元配套經費,專項支持中科院STS計劃在福建的落地實施工作,為中科院成果在福建落地轉化提供了經費保障。此外,STS福建中心作為共建平臺,一方面有大量的中科院人才、項目、成果和平臺資源,通過中科院科技促進發(fā)展局、上海分院和海西育成中心的平臺,可以幫助福建企業(yè)對接中科院的各研究所及所屬的各非法人機構和參股企業(yè);另一方面有福建的企業(yè)資源,通過積極主動對接福建省科技廳等相關部門、設區(qū)市科技部門,廣泛聯合行業(yè)協會、產業(yè)聯盟、科技中介機構,努力搭建成果轉化服務網絡,可以幫助中科院相關研究所對接到福建省政府各部門、各產業(yè)和各企業(yè)。

  5.注重與其它成果轉移轉化各要素的協同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是成果、資金、人才、信息、管理、基礎設施、市場等多要素共同作用的過程,往往需要科研單位、企業(yè)、政府、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等多方的共同參與。STS福建中心十分重視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其它要素的協作,在福建省科技廳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的支持下,STS福建中心與各設區(qū)市科技部門,國家技術轉移海峽中心、中科院海西育成中心和福建省企業(yè)與企業(yè)家聯合會等政府部門、行業(yè)協會、科技中介機構、資本和企業(y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可根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際需要,配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相關要素,實現科技與產業(yè)、科技與資本有效結合。

  6.探索總結具有自身特色工作路線和模式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十分復雜,沒有完全可以照抄照搬的工作套路,必須在借鑒別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點,探索總結適合自身工作開展的路線和模式。STS福建中心在探索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三種工作套路:一是“有機所模式”,即“牽線搭橋促成對接—項目經費支持促成合作—推動點上項目合作變面上合作—推動平臺落地提供可持續(xù)支撐”,目前已有5個中科院研究所在福建建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二是“氟化工模式”,即“選擇福建產業(yè)重點領域—開展產業(yè)調研和企業(yè)需求收集工作—開展中科院成果征集工作—開展成果對接活動(形式多樣,可以組織專家調研企業(yè),帶需求走訪中科院研究所等)—項目重點支持—推動共建平臺(研發(fā)中心、轉移轉化中心) ”,目前已圍繞此模式,在海洋、稀土、氟化工和新材料等領域推動中科院一批成果落地轉化;三是“天馬模式”,即“舉辦對接活動促項目對接(帶需求走訪中科院研究所或者帶成果調研福建企業(yè))—項目支持促項目合作—項目合作推動人才團隊落地—人才團隊落地推動平臺建設(建工程中心、建產業(yè)化公司)”,目前已在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è)推廣。

  7.大力宣傳平臺功能

  科技平臺的工作離不開宣傳。STS福建中心十分重視宣傳工作,在包括推介會、交流座談會和企業(yè)調研現場等各個場合,都大力宣傳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的功能。此外,還積極對接和聯系新聞媒體,在紙媒、電視臺以及新媒體等進行多媒體聯動、多渠道傳播的宣傳。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2018年,共有STS福建中心各類報道23篇,相關工作不僅獲得中科院和福建省有關領導的關注和肯定,還進一步擴大了平臺在福建和中科院系統(tǒng)的認知度和影響力,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工作思考

  1.注重梳理和整合已有工作

  作為中科院和福建省科技合作的平臺,STS福建中心要做的事很多,但畢竟能力和精力有限,所以必須注重梳理和整合。中科院和福建省的科技合作歷史悠久,在STS福建中心成立之前,就有比較好的合作基礎。STS福建中心除注重做好開拓工作外,更要注重借助福建省科技廳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平臺,梳理現有中科院和福建省科技合作的項目和平臺,主動聯系,主動了解情況,主動提供服務,納入工作范疇,推動舊有合作深化,挖掘并促成新合作。

  2.重視工作推動的過程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工作有很多不確定性,很多工作并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設想的方式推動,也很難取得預想的結果。因此,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不能每件事都太過于功利,太注重眼前的結果。很多工作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工作結果很重要,但是工作的過程同樣很重要。STS福建中心要積極主動,以各種形式盡可能參與各類福建省和中科院的科技合作工作,重視工作推動的過程,在工作過程中,尋找突破口,促成實質性合作。

  3.運用系統(tǒng)思維推動工作

  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既要注重點,更要注重面,還要注重面與面之間協作,努力把不同面上的工作,集成到一個系統(tǒng)層面去考慮并加于運作。具體說,就是要盡量避免為做事而做事,推動一項工作,要盡可能把其他相關的工作整合進來同時推動。如在推動已落地轉移轉化中心建設工作的同時,要把服務某個區(qū)域的發(fā)展,分中心節(jié)點建設工作等有機結合起來,統(tǒng)籌考慮,推動系統(tǒng)化運作,力爭合作共贏,利益均衡,一事多贏。

  四、總結

  做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工作,簡單說就是要做好借智、借勢、借力和借鑒。具體來說,中科院STS福建中心首先要做好借智。借福建相關政府部門的智,借中科院相關研究所的智,借福建相關企業(yè)的智,找好準確和清晰的定位,建立良好和有效的工作機制。其次就是借勢。借中科院和福建省深化科技合作的勢,做好相關宣傳工作,積極推動自身建設納入政府部門相關工作部署。然后就是借力。借中科院科發(fā)局的力,借中科院上海分院的力,借中科院相關研究所的力,借地方政府的力,借社會機構的力,整合和掌握相關資源,為我所用。最后要做好借鑒。借其他平臺的鑒,學習借鑒其他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功經驗,探索總結具有自身特色工作路線和模式。只有做好借智、借勢、借力和借鑒,才有可能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工作做深做實做出成效。

聯系我們

地址:中國 北京市海淀區(qū)玉淵潭南路8號 郵編(ZIP):100038

電話(Tel):86-10-58884543 咨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聞與信息:xxxz@casted.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