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婷 王楠 趙毅峰 何彬(四川省科技促進發(fā)展研究中心)
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四川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探索科技成果產權制度改革的創(chuàng)新舉措,也是激勵科技人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一項重大制度創(chuàng)新。2015年,四川在全國率先提出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打通成果轉化通道。目前,試點工作初見成效并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較大反響。
一、試點亮點
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是四川省在全面創(chuàng)新改革試驗中探索的有益經驗。改革的實質是“三個改變”:一是將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由單純的國有改變?yōu)閱挝弧€人混合所有;二是將“先轉化、后獎勵”改變?yōu)椤跋却_權、后轉化”;三是將成果轉化的處置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改變?yōu)椤叭龣?所有權”。
一是明確職務發(fā)明人對職務科技成果的所有權。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由單位與職務發(fā)明人共同申請新的職務科技成果專利權,允許職務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由職務發(fā)明人與單位共同所有。將國有知識產權評估作價入股后形成的國有股權獎勵前置簡化為國有知識產權獎勵,通過落實知識產權獎勵實現(xiàn)了職務發(fā)明創(chuàng)造由單位和職務發(fā)明人共同所有。以四川大學為例,堅持“科學確權、早期分割、權益共享、責任共擔”,實施科技成果所有權確權改革,建立了科學確定所有權比例原則和確權程序,不同于其他試點高校在“確權改革”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四川大學認可成果完成人與學校共同作為成果所有權人,成果完成人可享50%~90%的成果所有權,并按所有權比例享受相應權益,以所有權充分保障發(fā)明人的收益權。
二是構建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不同于“先轉化,后確權”,通過將事后獎勵改變?yōu)槭虑凹睿援a權賦予職務發(fā)明人轉化成果的權利,以產權激勵職務發(fā)明人科技成果轉化的動力,徹底解決職務發(fā)明人有動力轉化、沒有權力轉化,單位(事業(yè)單位性質的高校院所)有權力轉化、沒有動力轉化的問題,極大提高了職務發(fā)明人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轉化率。以西南交通大學為例,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以來,已有多個教授團隊的職務科技成果進行轉化,其中包括中低速磁懸浮二代技術、同相供電技術、氣體保護焊機、可降解生物材料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職務科技成果。而在此前的2003年至2009年,只有一項職務科技成果得到轉化。
三是落實增加知識價值導向分配政策。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給予職務發(fā)明人明確的知識產權預期,鼓勵職務發(fā)明人從立項到科研全過程培育成果的可轉化價值屬性,從而可以產生出更多具有轉化價值科技成果,充分體現(xiàn)了科技人員的知識價值。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解決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困擾著成果持有人、高校以及企業(yè)的所有制問題,通過“產權驅動創(chuàng)新”路徑,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
二、主要做法
近年來,四川省科技廳會同省發(fā)展改革委等部門聚焦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面臨的突出問題,從確權模式、定價程序、收益分配等方面,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各試點單位結合自身實際主動探索,建立完善科技成果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推動改革試點。
一是著力構建改革制度保障。2016年12月,四川省科技廳會同省知識產權局制定出臺《四川省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探索單位與職務發(fā)明人混合擁有職務科技成果知識產權的改革。并同步配套出臺了《關于支持高校院所職務發(fā)明知識產權歸屬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試點的十五條措施》。同時,成都市科技局等8部門聯(lián)合出臺了《支持在蓉高校院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意見》。2018年,四川省科技廳、省發(fā)展改革委、教育廳、財政廳、人社廳等8個省級部門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擴大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對改革過程中的操作程序、支持方式、免責措施等進行了細化完善。2019年,《四川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正式實施,明確“實施國有單位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可以按照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則依法確定職務科技成果權屬。職務科技成果權屬發(fā)生爭議的,除法律法規(guī)有明確規(guī)定外,按照有利于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參加人的原則妥善解決”。
二是不斷拓展改革任務內容。深化“先確權、后轉化”的有效模式,支持試點單位與成果完成人之間通過約定權屬比例的方式,對職務科技成果進行分割確權。探索確權后科技成果處置管理的有效方式,科技成果權屬可通過協(xié)議定價、在技術交易市場掛牌、拍賣等方式確定價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加強科技成果產權對科研人員的長期激勵。培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服務機構,支持對轉化科技成果重要貢獻的工作人員和團隊進行獎勵。西南交通大學按照6∶2∶2對科技人員、學校和轉移機構進行科技成果權屬分配,加大對技術轉移機構支持。
三是著力形成改革推進合力。四川省委深改辦將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納入年度重點推進試點工作事項。四川省相關部門出臺政策、加強指導,確保改革工作穩(wěn)步推進。2019年7月中旬,科技廳成立了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調研組,采取聽取匯報、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等方式對45家試點單位試點進展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同時,設立中央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對參與改革試點工作的中央單位成果在川轉化進行支持,提高中央院所成果轉化實效。
三、試點成效
一是試點范圍擴大。2016年,選取了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大學、省中醫(yī)藥科學院、省機械研究設計院等20家國有高校院所,圍繞探索開展“先確權、后轉化”的有效機制、推動形成體現(xiàn)增加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建立職務科技成果處置管理的有效方式等3項試點任務進行先行先試。2018年,明確將試點單位擴大到創(chuàng)新成果多、基礎條件好、改革積極性高的45家單位,其中中央屬高校院所達到9家,省屬高等學校14家,省屬科研院所17家,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3家,科技型企業(yè)2家。
二是試點成效擴大。改革試點產生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試點單位已完成確權分割專利551件,作價入股創(chuàng)辦企業(yè)近60余家,帶動企業(yè)投資近30億元。西南交通大學已有222項職務科技成果知識產權分割確權,成立了20余家高科技創(chuàng)業(yè)公司,入股總值超過1.6億元,帶動社會投資近10億元。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抗腫瘤的mRNA疫苗開發(fā)研究”成果,吸引3家企業(yè)投資近8億元,已成立6家公司,預計可研發(fā)新藥品種超過50個,后期投資將超過100億元。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段俊國教授團隊“一種具有視神經保護作用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成功轉化。該項專利成果評估價值2063萬元,團隊以此項專利與太極集團、西藏藥業(yè)、康弘藥業(yè)、貴州百靈藥業(yè)等多家上市公司共同組建了成都中醫(yī)大銀海眼科醫(yī)院股份有限公司。省農科院將“羊肚菌新品種和人工馴化栽培技術”作價投入四川省金地田嶺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為四川、云南、河南等16個省46家應用單位累計推廣栽培21.28萬畝,2018年新增銷售額64.23億元。
三是試點影響擴大。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廣第二批支持創(chuàng)新相關改革舉措的通知》,將四川省的做法提煉為“以事前產權激勵為核心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要求在全面創(chuàng)新改革試驗8個區(qū)域進行推廣。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已紛紛出臺了推動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政策。201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對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發(fā)現(xiàn)的典型經驗做法進行了通報表揚,四川省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通道“榜上有名”。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四川省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試點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從試點開始,圍繞其法律、政策方面的討論就始終沒有停止。具體而言,這項改革仍面臨以下問題。
一是高??蒲性核屑夹g轉移機構,但缺專業(yè)人才。目前《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guī)定》《教育部科技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都明確要求高校院所在不增加編制的前提下建設專業(yè)化技術轉移機構。大部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構人員都是單位行政出身人員,導致這些轉化機構流于形式、有名無實,無法實質性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建議鼓勵高校院所在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或產業(yè)技術研究院等轉化孵化平臺,建立一支既有技術背景,又懂得市場運作和科技管理的科技成果轉化隊伍。
二是市場化技術服務機構專業(yè)化不足,技術轉移人才少。目前,全省共有65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但仍存在發(fā)育不充分、市場化程度低、專業(yè)性不足等問題。成都市科技局出臺了《成都市技術經紀專業(yè)技術人員職稱評定辦法》,這是全國首個單獨針對技術經紀人職稱評定出臺的評定標準,但該項政策舉措尚未在全省鋪開。建議加強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技術轉移轉化機構專業(yè)化水平。
三是科技成果轉化早期政府投入為主,社會資本投入少。在科技成果轉化的早期階段,企業(yè)創(chuàng)新活動多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不確定性,這一階段大都以政府投入為準,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成果轉化的力度不足,政府引導資金與市場化資金未形成有效協(xié)同模式。建議充分發(fā)揮好各類創(chuàng)新基金作用,用好四川省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投資基金,帶動各類社會投資機構在原始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高精尖產業(yè)等階段加大投入,解決早期“硬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資金不足的難題。
地址:中國 北京市海淀區(qū)玉淵潭南路8號 郵編(ZIP):100038
電話(Tel):86-10-58884543 咨詢:webmaster@casted.org.cn 新聞與信息:xxxz@casted.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科學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院 備案號/經營許可證備號:京ICP備10036465號-11
技術支持:中研網(wǎng)